理財,不只是數學,而是語言:父母的話語,就是孩子的金錢地圖

目錄

一開口,就在教理財:創造孩子豐盛未來的語言魔法

孩子學的不只是錢怎麼用,而是我們怎麼看待錢。
你說「太貴」,他聽見的是「我不能」。
你說「沒錢」,他記住的是「世界不夠」。


語言不只是溝通工具,而是信念種子。每一次對話,都在為孩子的財富地圖繪製座標。

🌈 暑期理財夏令營|金腦王國 理財小勇者
活動資訊:
• 時間:2025年8月4日~8日(週一至週五)9:00–17:00
• 地點: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232號(光武國小附近)
• 對象:6–10歲孩子,建議小一~小三
• 費用:優惠價 $8,800(原價 $11,000
• 報名連結:點我立即報名 
• 加碼好禮:報名即贈2份驚喜學習禮物 

為什麼語言會創造孩子的金錢豐盛體質?

孩子從來不是透過你「教」什麼來學會,而是透過你「怎麼說」學會的。大人語氣裡的焦慮、詞語中的限制、對金錢的價值評價,都比知識更早、更深地印在他們心裡。

當你說:「怎麼又花錢了?」
他學會的是:花錢=錯=罪惡感

你說:「我們可以一起計畫怎麼擁有它」
他開始相信:金錢可以被創造,而非只有等待

孩子學會的,不只是金錢如何運作,更是「我們怎麼看待金錢」。與其說教孩子理財觀,不如先調整我們說話的方式,讓每一次對話都成為愛與豐盛的種子。

家庭的語言,是孩子建構信念的根本。

 

從小到大,孩子最常聽見的不是金錢的知識,而是金錢的語氣。大人的情緒、用詞、評價與價值觀,都深深烙印在孩子的潛意識裡。這些無聲的學習,遠比有聲的教導更有力。

 

五句話,逆轉孩子的金錢潛意識

「人們的生活品質,來自於他們對話品質。」這句話,不只是對我們與自己的內在對話成立,也同樣適用於我們對孩子說的每一句話。

 

改寫常說的五句話,消滅金錢負能量

原本這麼說改成這樣說
太貴了我們選擇不這樣花
沒錢我們可以一起規劃怎麼得到它
你不需要你想要的原因是什麼?
怎麼又花錢了你今天做了哪些有價值的選擇
這筆錢花得不值得我們可以討論這筆支出帶來的價值嗎
  1. 從「太貴了」改為「我們選擇不這樣花」
    讓孩子感受到「選擇」而不是「匱乏」,是一種有力量的金錢觀,讓他知道金錢可以被有意識地引導,而不是被動受限。
  2. 從「沒錢」改為「我們可以一起規劃怎麼得到它」
    把匱乏轉化為創造,是培養孩子行動力與正向財富體質的起點。也讓他知道,金錢不是僅靠等待,甚至有點坐以待斃,而是可以用思考、努力、合作而來。
  3. 從「你不需要」改為「你想要的原因是什麼?」
    透過提問幫助孩子探索自己的需求與動機,練習感受自己內在渴望,這也是自我覺察很好的訓練。
  4. 從「怎麼又花錢了?」改為「你今天做了哪些有價值的選擇?」
    把焦點從「花錢的行為」轉向「決策的品質」,讓孩子學習責任與思考,而不是感到羞愧。
  5. 從「這筆錢花得不值得」改為「我們可以討論這筆支出帶來的價值嗎?」
    與其武斷否定,不如一起討論成本與效益,除了尊重孩子的判斷,也透過討論去培養真正的判斷力。

「教育的核心,是讓人懂得做選擇。」這正是我們希望透過金錢教育傳達的:讓孩子練習做出清晰、有價值的選擇。

 

用尊重與平等對待,創造金錢正能量循環

有一次,我帶孩子去漢神巨蛋吃飯。飯後我們逛到了賣玩具的那層樓,無意間看到一位小女孩正苦苦哀求媽媽買一個限量娃娃。

說實話,那個娃娃的售價一眼看上去就讓我直搖頭,我肯定是不會買的,但我也很好奇其他父母會怎麼回應孩子的要求,於是悄悄停下腳步,觀察起她們的對話。

那位媽媽並沒有直接說「太貴了、不能買」,而是語氣平靜的說:「這金額超出了我們今天原本的預算。我們可以回家討論一下,看是不是可以存錢,或是從其他支出中省下一些,你覺得怎麼樣?

她的回應真的讓我眼睛為之一亮,心中默默為她鼓掌。她是真的在跟孩子溝通。那孩子大約小二或小三的年紀,她也很認真地回應媽媽她想到的辦法:「那我可以先不買那本繪本,然後這個禮拜幫忙多做一些家事來賺零用錢嗎?」

那一瞬間,我感覺像是平等對話的大人。傾聽對方的需要並尊重彼此,努力想出解決辦法。我也立刻抓住這個機會,轉身問我的孩子:「如果是你,會怎麼做呢?」

曾經,我也會習慣跟孩子說:「不可以買,這個太貴了。」但在學了金錢靈氣課程後,我開始留意自己對金錢的用詞與態度。現在孩子逐漸長大,我更時時提醒自己:語言,是育兒中最潛移默化的能量。

這位媽媽的回應沒有給出「可以」或「不可以」的二元選項,而是誠實表達立場,同時開啟另一種可能性,引導孩子思考與選擇。這不只是金錢觀的傳遞,更是一種關係上的信任建構,也是對孩子自我價值的溫柔養成。

也許大人看似平凡的一句話,在孩子的潛意識裡,卻能引領他們長出對金錢的信任感,而不是壓力與恐懼。下一次當我們面對孩子的要求,或許可以試著不急著說「不」,而是多問一句:「那我們可以怎麼做?」——讓孩子表達自己的看法,擁有選擇權,他也會越來有自信。

 

五個實用的日常練習,幫助孩子養成吸引財富的體質

豐盛不是擁有很多,而是覺得「我已經很好了、我值得」。孩子就不會把金錢當作價值的衡量,真正的豐盛是來自日常的感謝、選擇與分享,而不是存摺的數字。

 

以下是讓孩子擁有豐盛體質的五個練習:

A. 每天說出三件感謝金錢的事:讓孩子學會感謝不只是對錢的感覺,也是對生活的覺察與欣賞

你可以在吃飯或睡前時問孩子:
「你覺得今天錢錢幫你完成了哪些事?」

可能是買午餐、買玩具、搭公車,並引導孩子一起感謝金錢。

B. 三個罐子法:讓孩子理解金錢可以有不同的流向,分享也是豐盛流動的關鍵。

  • 儲蓄罐:存下來,能夠讓孩子學習金錢的帶來的穩定與安心感。
  • 花費罐:可以自由運用,在遇到喜歡的東西時,能自己學會做選擇與擁有的機會。
  • 分享罐:可以用來幫助別人,例如捐贈或送禮

C.創意問答遊戲:每週玩一次創意問答,例如:「如果你今天有100元,你會怎麼花?」,看孩子怎麼分配,並討論選擇背後的邏輯。讓孩子會學習規劃預算、取捨與價值排序。

D.每一季一起整理物品:和孩子一起整理書桌、衣櫃與玩具,並說明「空間要流動,新的東西才會來」。孩子會學會捨得,不執著於佔有。

E.作願望板(Vision Board):用雜誌、圖片、貼紙創造「我的願望實現時的樣子」,貼在房間牆上。讓孩子練習想像心想事成

 

父母療癒自己,就是孩子最深的財富教育

許多父母在面對孩子談錢時,會不自覺帶出自己的焦慮。你是否有過這種感覺?

  • 「我以前沒錢買玩具,你現在還想要?」
  • 「你知道我多努力賺這筆錢嗎?」
  • 「你怎麼可以這麼不珍惜?」

這些語句背後,其實不是責備,而是大人被孩子的欲望,觸動了自己未被療癒的金錢創傷。所以,金錢教育的第一步不是告訴孩子「該怎麼做」,而是問自己:「我在害怕什麼?」

「你對錢的感覺,會決定你能否真正擁有它。」

 

我在帶金錢靈氣或是能量育兒教練課的時候,大多會帶著學員做下面三件事:

  1. 內在觀照:每次面對金錢壓力或孩子提要求時,靜下來問自己:「我此刻的情緒來自哪裡?」
  2. 情緒釋放:寫下內在信念,例如「我不值得擁有」、「錢是有限的」,然後進行轉化句練習,如:「我值得豐盛」、「金錢是中性的能量」。
  3. 能量肯定語:每天默念金錢肯定句:「我允許金錢自然流向我」、「我和金錢之間是愛與信任的關係」。

當父母先走向豐盛,孩子才能自然地走在同一條能量軌道上。

 

結語:你就是孩子的金錢地圖

如果你曾經懷疑過孩子這麼小,真的需要學理財嗎?我想告訴你——他早就在學了,只是我們願不願意用更深層的方式,去引導他、陪伴他,從匱乏走向創造,從羞愧走向豐盛。所以答案,不在書上,也不在銀行裡,而在你每天說的話、做的選擇、相信的事,還有你面對金錢時的能量頻率。當你相信自己值得,孩子也會相信世界會對他溫柔以待。

孩子正在學習三件事:

  1. 錢是什麼?
  2. 我值不值得擁有?
  3. 世界是豐足的,還是我必須搶奪?

這些答案,不是從課本來,而是從你——父母——每天的身教來。當你越相信自己值得,孩子就越相信世界會給他機會;越享受金錢的流動,孩子就越能安心地去創造、分享與豐盛。

如同我常說的那句話:「你的能量,就是孩子的金錢地圖。」,我們都會成為那份地圖裡,最穩定、最明亮的指南針。

 

相關影片

(覺得有幫助的話,歡迎追蹤YOUTUBE 棉花糖的幸福魔法頻道)

 

 

 

如果跟我一樣希望孩子能從小學習與金錢和理財良好快樂的關係,誠摯地邀請親愛的家長一起來參與我們2025年暑期限定的「兒童理財 x 金腦王國」夏令營

暑期夏令營:金腦王國理財小勇者 https://forms.gle/LgLVdU64pEd8NcFV7 

 *日期:8/4~8/8 9:00-17:00 
 *費用:優惠價$8800(原價$11000) ,另加贈2個超值好禮 
 *地點: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232號(近光武國小)
 *適合年齡:6-10歲孩子(建議小一到小三的孩子) 

帶孩子了解金錢如何使用、累積,身為金錢靈氣導師的棉花糖老師,也會透過能量,帶孩子學習成為吸引豐盛的體質!

 

能量育兒術:幫助你轉化成豐盛的體質,也讓美好能量影響孩子 https://mminthesky.uk/service/

延伸閱讀